

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体系 优化幼儿园品德启蒙教育
——《中小学幼儿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方案》解读
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 董吉贺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社会主义办园方向,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是幼儿园教育承担的历史使命。2022年12月,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的通知。2023年3月,山东省教育厅等4部门印发了《中小学幼儿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科学把握幼儿品德发展规律,体现了对幼儿园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必将有力推进幼儿园德育工作,促进育人效果的提升。
一、强调整体优化育人环境
教育是系统性工程,幼儿个体品德的养成依赖于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方案》提出,着力建成“时时、处处、人人”育人的全环境立德树人体系,形成多方参与、联动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在这个格局中,由于幼儿园教育对幼儿所产生影响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无疑是实施德育的主阵地。除此之外,家庭、社会、网络等环境也对幼儿品德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作用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方案》尤其强调两点:一是各种育人环境的一致性,要求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各方积极配合、协调联动,建设家校社网一体化的全环境育人体系;二是对各种育人环境进行优化,如幼儿园要更加注重园所文化建设,发挥好文化对幼儿品德的涵养作用,家长要更加重视形成良好的家教家风以及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幼儿品德健康发展。
二、突出幼儿园重在进行品德启蒙教育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启蒙时期,幼儿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此前,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提出了“品德启蒙”的概念,《方案》的出台再一次将幼儿园进行品德启蒙教育的任务明确化,明晰了幼儿园德育工作的性质,也使得幼儿园德育工作的目标更加清晰。幼儿品德养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是教育的着力点,幼儿园的启蒙教育需要建立在对品德形成规律的把握之上。《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当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这意味着,基于幼儿品德发展特点,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应该成为幼儿园进行品德启蒙的重点,重在教育和引导幼儿建立基本的道德情感,帮助和指导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全面丰富儿童的道德品格。
三、重视加强幼儿园立德树人课程建设
课程是幼儿园进行品德启蒙的主要载体。《方案》强调了幼儿园要加强立德树人课程建设,并逐步建设一批优质课程,以带动幼儿园德育课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主张将德育课程独立出来,鉴于幼儿发展特点,一方面幼儿园依然要坚持课程的综合化、主题化和生活化,将品德启蒙教育融入主题活动之中;另一方面,幼儿园要提升课程建设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以育人目标为导向,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系统构建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特别是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幼儿园应该密切结合幼儿生活的实际,以养成幼儿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集体、爱自然、爱环境的品行为目标,注重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注重融入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让幼儿在直接感知、潜移默化中涵养品格,健康成长。
四、注重将品德教育贯穿幼儿园一日生活和游戏中
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全环境立德树人的要求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幼儿园教育有自己的特殊性,幼儿全天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幼儿园中发生的一切均对幼儿品德的养成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所以,幼儿园应重视和发掘各要素的育人价值,尤其是一日生活和游戏活动的德育价值。 就一日生活来讲,入园离园、盥洗如厕、饮水进餐、午睡起床等都有重要的德育元素。在入园环节,引导幼儿能够主动地向老师、同伴问好,就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友好;在盥洗环节,教育幼儿能够主动洗手、有序排队,就包含了礼让精神和良好的品行习惯;在进餐环节,指导幼儿能够按需取餐、珍惜食物,就包含了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在午睡环节,培养幼儿能够安静入睡、不打扰他人,就包含了关怀精神。就游戏活动来讲,积极向上的游戏,对于幼儿规则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勇敢精神等的培养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是幼儿相关品格形成的重要途径,应该得到较好的开发与利用。
五、关注完善育人评价体系
如前所述,发挥全员育人的效能对于做好幼儿园德育工作是相当重要的。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幼儿园中,教职员工的为人处世、言谈举止均可能成为幼儿效仿的对象,因此无论教师、保育员还是其他工作人员,都是品德启蒙的主体,幼儿园需要倡导和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方案》提出,要“完善教职员工以德育人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师德师风、以德育人成效在职称评聘、荣誉评选和教育评价中的比重”,这就要求幼儿园将师德师风置于教育评价的重要位置,扬善抑恶,贯彻师德一票否决制,将教职员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幼儿、尊重同事和家长等表现纳入师德评价体系,客观合理地建立育人评价机制,促进幼儿园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提升全环境立德树人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