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女子学院!



传统文化润童心,推普接力“翼”起行 ——教育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2023-07-22 10:03:11   来源: 教育学院    浏览: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7月3日至7月18日,教育学院“爱之翼”乡村美育筑梦实践团赴潍坊市青州市云门山回民学校、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附属小学两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采取“一体两翼多元”模式,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体,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推广普通话教育为两翼,采用多元活动相结合的形式,积极组织了特色美育课程、心灵关怀行动、团队成员寻访文博等活动,让当地儿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启智润心、陶冶情操。

寓教于语——好书悟情怀,诵读润童心

志愿团以《习近平走进百姓家》为蓝本,围绕个人成长、家庭变迁、祖国强盛等主题创新开展“经典著作讲读”活动,志愿者与孩子们共同讲、诵、读、演,让当地少年儿童深刻感受国家的发展变化、感悟家国情怀、感恩幸福生活,进一步加深爱党爱国的情感共鸣。

寓教于行——博古知今党史筑魂

队员们寻访当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青州市博物馆,在红色历史馆,队员们参观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战士们揭竿而起的旗帜,重温了王尽美、邓恩铭等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通过参观学习,更深刻地学习了党史知识,感悟思想伟力,在数往知来中寻找精神支柱、吸收理论营养、汲取奋进力量。

寓教于典——经典传颂,文化传承

志愿团采用话剧小课堂、诗词歌曲演唱、剪纸窗花等多元形式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以《论语》中的经典片段导入,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演绎经典故事,引导学生们齐声诵读经典名言,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开展“歌颂传统,推普入心”话剧小课堂,带领学生们分角色扮演经典人物形象。在“经典永流传”环节中,教学生们演唱同名诗词改编的歌曲《声声慢》,让学生们用童声演绎纯真的情感,感受古诗词韵律之美。

为弘扬中华书法历史文化,感受汉字的魅力,队员们开展“执笔逸书香,推普共书情”主题书法小课堂活动。在“窗花剪纸,经典永传”活动中,队员们为学生们讲解剪纸窗花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们用双手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一方红纸,一把巧剪,一件件剪纸窗花作品剪出孩子们心中美丽的图案,稚嫩小手剪出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寓教于联——推普倡议,家校联合

在潍坊市青州市云门山回民学校,志愿团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以口腔操片段为教学重点,耐心细致地为学生们讲解了口腔操的重难点,并用绕口令来帮助学生们锻炼呼吸和发音。开展“小小辩论赛” “我是主持人”活动,锻炼学生们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提高普通话水平。开展以“小手拉大手,同讲普通话”为主题的推普进家庭活动,引导学生们向家长传达推普内容,通过“学校—学生—家庭”联动,广泛宣传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们带动家人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普通话。

队员们将主题为“永远跟党走”的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活动全过程,为学生们讲述红色故事,带领学生们诵读红色家书,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寓教于心——赋能“心”出发,儿童“翼”起行

实践团依托专业优势带领孩子们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团辅活动。通过讲解心理小故事帮助孩子们学会更好地控制情绪,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开展中华古法音乐疗法——五音疗法和“与坏情绪说再见”两项心理健康活动,让孩子们在传统音律中治愈心灵,在团辅活动中拥抱快乐。

本次“爱之翼”乡村美育筑梦实践团带来的推广普通话和传统文化的特色课程,多措并举促进了普通话在少数民族学校的推广运用,勉励学生们时刻铭记党恩于心,未来回报社会于行,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贡献了青春力量。

供稿人:李英斌 供稿单位审核人:路敏 责任编辑:王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