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赵月率学院师生代表一行,赴郓城县东城中学及实验小学开展“美育浸润”主题实践活动。活动通过座谈会、科技展示与美育课程相结合的形式,为中学生带来了一场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沉浸式美育体验,助力乡村学校美育发展。

共话美育与科技,深化校际合作
艺术设计学院与郓城东城中学举行专题座谈会,赵月强调了美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性,指出“美育不仅是艺术技能的培养,更是审美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塑造”,结合艺术设计学院特色,分享了如何通过科技赋能传统艺术教育。东城中学校长李占村对此次活动表示热烈欢迎,指出乡村教育需要更多优质资源的注入,期待通过校际联动,让科技与美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双翼。

科技点燃创意,传统手作浸润心灵
座谈会后,学院师生为东城中学学生带来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科技展示环节,人工智能学院学生展示了自主设计的智能机器人,通过互动演示讲解编程原理与设计理念,激发了中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随后的美育实践课程中,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分组带领中学生体验了四项传统手工艺制作。结合中医药文化与手工艺,讲解艾草的功效并指导学生缝制实用艾灸锤;以端午节民俗为背景,教授刺绣技法,学生亲手制作出寓意吉祥的香囊;利用天然竹材,传授简易编织技艺,将环保理念融入美学设计;通过捆扎、浸染等步骤,让学生感受传统印染工艺的随机性与艺术性。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中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不仅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更体会到“科技+艺术”的创新思维。


美育扎根乡土,赋能未来成长
当日下午,学院与丁里长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副校长郭瑾座谈交流并组织开展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赵月表示,此次活动是高校服务基础教育的一次积极探索,未来将继续推动“美育下乡”常态化,通过课程共建、师资培训等形式,助力乡村美育资源提质升级。

此次“美育浸润”活动以多元形式架起了高校与中小学的美育桥梁,既展现了艺术设计学院的社会服务担当,也为乡村美育注入了新活力,为培养兼具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的新时代青少年提供了生动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