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旅游学院在求真楼报告厅举办智慧文旅与学科建设交流研讨会,特邀山东大学黄潇婷教授、东华理工大学何小芊教授、山东师范大学贾衍菊教授三位专家作专题报告。旅游学院全体教师参会,共同探讨智慧文旅发展趋势及学科建设相关议题。
研讨会伊始,旅游学院院长鲁春晓致欢迎辞。他表示,在数字化浪潮深刻重塑文旅产业发展生态的当下,智慧文旅已成为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方向,此次聚焦“智慧文旅与学科建设发展”主题,旨在探寻文旅产业与学科建设协同共进之路。通过整合实践经验、研究成果与教育探索,共商协同路径,构建旅游学科发展新生态。

贾衍菊教授以《主客共享发展理念下主客乡村依恋与旅游价值共创》为题作报告。她指出,秉持主客共享与互动实现价值共创是乡村旅游地供给侧改革关键。其研究融合多学科理论方法,探究主客乡村依恋到旅游价值共创的递进机制,以解决乡村旅游地转型中的相关科学问题。何小芊教授以《东华理工大学“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建设情况》为题展开报告。他主要介绍了该专业是依托多学科形成的交叉课程体系,通过实习基地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构建了完善育人体系。梳理了旅游地学与地学旅游、地质旅游的概念关系,并分享了对该学科研究发展和深度思考。黄潇婷教授在《以旅游行为为内核的旅游学科理论体系思考》主题报告中阐释了包含本体论重构、理论内核四维框架、学科体系建构逻辑及价值再定位的完整研究框架。她重点强调了流动性研究的核心地位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构建旅游实验研究范式,以推动学科交叉及凸显旅游学科的独特价值。



与会老师热情高涨、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而富有成效。老师们纷纷表示,专家分享的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极具启发性,既拓宽了学术视野,也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为契机,深化校际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加快培养适应智慧文旅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旅游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