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女子学院!



青春力量扎根大地——山东女子学院学子以实践书写“为老·为小·为家”担当

2025-09-19 16:43:41   来源: 团委    浏览:

2025年暑假,山东女子学院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采用“社会实践+专项”的形式,聚焦“为老服务、为小护航、为家赋能”三大领域,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服务中践行责任担当,在实践锻炼中锤炼专业本领。全校共组建355支实践团队,24支校级重点团队,8379名师生参与,覆盖新疆、甘肃、云南等10余省,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编纂简报24期,得到中国青年网、中国妇女报、学习强国、大众日报等媒体关注报道530余次。

为老服务:用专业与温暖守护“夕阳红”

“爷爷奶奶脸上的笑容,就是我们志愿服务最大的收获。”健康养老学院“向阳为老”志愿服务队队员在实践日记中写道。该团队服务于济南市长清区紫薇路社区,聚焦社区老年人实际需求,围绕认知防护、中医康养、心理关怀等设计开展30余项特色活动,累计服务400余人次,真正让专业养老服务精准下沉至社区“最后一公里”。社会发展学院“向日葵”志愿服务队将文化关怀送进平安街道北汝社区,通过知识科普与手工艺术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为老年群体打造了一场兼具文化韵味与实践意义的互动活动。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工商管理学院萤火荣光志愿服务队开启以“康养服务+需求调研”为核心的走访活动。一方面耐心收集社区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信息,为后续服务精准画像;另一方面结合专业知识,系统讲解夏季养生、劳作后肌肉养护等实用康养知识,还现场提供肩颈按摩体验服务。经济学院“经”彩青年志愿服务队则化身“反诈卫士”,将课堂上学到的金融知识、法律常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用真实事例向村民拆解“刷单返利”“冒充客服”等常见骗局,用专业为村民筑起一道“反诈防火墙”。音乐学院“艺启”志愿服务队则以音乐为纽带,走进敬老院与老人们共唱经典老歌。“看到爷爷奶奶跟着我们唱歌时的开心模样,觉得所有的准备都值得了,音乐真的能传递温暖。”队员们表示,能用专业特长陪伴老人,是这个暑假最有意义的事。

为小护航:以耐心与关爱点亮“成长路”

当张桂梅校长用教育点亮滇西的星辰时,无数青年教育者正以脚步丈量山河,用爱心编织希望。跨越千里,学校支教团队将知识与关爱送到甘肃、云南、新疆……“滇鲁情深,‘翼’同前行”社会实践团成员当听到小凉山小学的孩子说“老师你们明年还来吗?”的时候懂了教育扶贫的真谛——不是给予,而是点燃。“鲁喀同心 E起逐光”志愿支教团成员在新疆的戈壁滩上,用3D打印的无人机模型为孩子们推开科技之窗。甘肃临夏康乐县马集小学的支教队员,把足球场变成民族团结的课堂,让孩子们感受到胜利的喜悦,教会他们团结与坚持。这种基于共同体验的情感联结,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而孩子们纯真的笑脸,也成为队员们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青协“团小青”志愿服务队走进济南市长清区紫薇路社区,为孩子们量身打造了课业辅导、国学诵读、创意剪纸等23门课程,在帮助孩子们完成课业任务的同时,悉心培养他们的课外兴趣,让社区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会计学院“童心圆”爱心支教团则打造了“红色德育、橙色智育、金色体育、绿色美育、青色劳育”的“五育课堂”,助力孩子们全面成长。团队还将专业特色融入财商教育,以“认知启蒙+实践体验+生活赋能”为核心,把抽象的金融原理转化为可触摸的实践课程。“美丽乡村建设”志愿服务队则在济宁市泗水县金庄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开展非遗夏令营、漆扇手作、京剧脸谱绘制等,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足球启蒙、汉服DIY等创意课及安全教育手抄报等课程,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为家赋能:以担当与创新共筑“幸福港”

“走进沂蒙革命老区,听革命后人讲红嫂故事,才真正明白‘红色精神’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实实在在的担当,这种责任感让我感到无比自豪,也让我们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传媒学院“铁血芳华”志愿服务实践团的滕国扬说。“青言”女大学生宣讲团以“行走的思政课”为载体,赴东营市开展“青春年少好读书”社会实践,通过理论宣讲、实地调研、视频拍摄等多种形式,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舞台,让理论宣讲真正“活”起来、“实”起来。15名“美阳阳XI”大学生挂职锻炼实践团成员延续11年传统,走进济南市济阳区,深入政府机关和社区一线,开展为期三周的挂职锻炼和基层服务,在广阔天地中锻炼本领、增长才干。人工智能学院“AI乡伴”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构建“田间-车间-直播间”全链条跟拍模式,成功制作虚拟导览图2套、原创音乐2首,将实践成果切实转化为经济效益,合作企业线下客流量提升20%,线上咨询量增长50%,品牌影响力大幅增强。“看到我们的AI技术能帮到企业、助力乡村发展,特别有成就感,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学好专业、服务社会的决心。”团队成员说。“旅农向阳·菜韵乡兴”团队则瞄准乡村旅游发展瓶颈,为烟台市莱州市郭家店镇小草沟村设计主题旅游线路,整合特色活动、开发文创项目,精准对接游客需求,为乡村旅游升级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义。

这个夏天,女院学子用专业智慧破解社会课题,以创新实践诠释责任担当。从社区养老到乡村教育,从红色传承到家风建设,他们用青春脚步丈量大地,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强国有我”的壮丽篇章。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引导更多青年学子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女院的力量,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供稿人:赵翌如 供稿单位审核人:孙利华 责任编辑:丁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