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秋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我踏进了山东女子学院的校门,耳畔依旧回响着导师的临别赠言:“易安,要做个好老师。教育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啊,教育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教书育人”,看似平常,却实实在在是个良心活。“良心”一词,是贯穿教师生涯的信条,也是师德内涵的基本。在女院执教三年,耳濡目染前辈们的诲人不倦,也亲身体会教书育人的酸甜苦辣,对师德内涵的理解也逐渐加深。我感觉到做一位合格的教师,不光要有过硬的业务水平,还要深刻理解新时期师德之内涵,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社会培养人才。下面我就结合身边前辈们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浅谈自己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理解。
新时期师德内涵之源头——爱心。
现代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师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教师对学生之爱,犹如父母对子女的感情:严格中却见真情,宽容中饱含着期待。这份爱,好似山高,水长流,又最是天长,地更久;在雨前,在雪后,晨曦中,暮色里,永不褪色,炽热而深远。
我们外国语学院有一位老教师王岩老师,学生们初见她时都会害怕,因为觉得她要求太严格。记得在教学坊的交流中,王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她的教学方法:她要求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在学习大学英语这门课时,自学单词,并上课讲给同学听,上课时王老师会将学生分组,并严格考查学生的自学质量,将教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真正实现了学生的有效自主学习。我当时就为王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与丰富的教学经验所折服。王老师的学生在上完她的课后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王老师对我们要求最严格,但是实际上最在乎我们。她真的希望我们进步。”这种评价,我想正是学生感受到王老师对他们的爱心后之真实想法。王老师曾经说:“我不怕上课时学生因为我的严厉而怕我甚至恨我。我怕的是,如果他们上完我的课,觉得没学到东西,那时候再怨我。所以,我不怕学生说我严厉。”王老师作为一位老前辈,她对学生的爱心,真是让人佩服又感动,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
新时期师德内涵之根本——责任心。
学生如同是尚在蓓蕾时的新荷,柔嫩喜悦,却难免少不更事。十八九岁到二十一二岁,这段人生中金色的时光,他们是在学校度过的。老师是在学生人生中最宝贵最有活力的日子中,主要培养他们,陪伴他们的人。可想而知,老师肩上的这份责任有多重。所以责任心恰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师德内涵之根本。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老师用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真诚投入,承载起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担。我觉得身边的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责任心。比如英本教研室承担了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以曹翠红老师为首的英本教研室所有前辈们的那份责任心。从早期为学生的备考准备各种材料,辅导,到后期抽出时间来给学生一轮一轮地进行正规的模拟考试,有专门的老师监考,并且当场收卷子,按照正规专业四级八级考试要求来批改学生的作文。更不用说针对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解答与帮助。到最后考前对监考工作的部署,考试设备的安排,试卷的保密等等……一步一步走过来,才知道一个考试需要老师们付出这么多的努力。而这些都是老师在完成自己繁重的授课任务之余的额外工作。没有一个老师抱怨过。崔院长,赵院长等领导也非常关心考试工作,在各方面都为英本教研室的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正是有了上至领导,下至普通老师的责任心,才有了学生们顺利备考,安心学习。
此外,我们的老前辈王岩老师,郭庆老师等老教师上课都很早就到教室准备,比如下午一点半上课,他们都一点整或一点五分就去教室了,这种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
新时期师德内涵之要素——进取心。
《邓析子·无后篇》有言曰:“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此世人之常。”教师亦是凡人,在知识的海洋中,同样是一位学子。学海无涯,不进则退。进取心是每一位老师必备的素质,也是师德内涵的要素。新时期新形势下,知识更新迅速,人才辈出。为了不使自己落后,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时刻学习新知识新理念,不怕困难,勇于进取。在我们外国语学院的大家庭中,上至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下至年轻教师,都很有进取心。
比如商英教研室的刘雯老师,连续几年都获得PPT课件制作大赛的大奖。我看她平时经常去图书馆借阅有关制作PPT的书,还在网上下载了许多有关软件自己钻研学习,并且分享给同事,供大家一起学习提高。这种进取心让我很受触动。刘老师家也有一个不到四岁的儿子,要承担许多家务,她平时课也很多。但是即便如此,刘老师仍然进取不止,获得大奖也是理所应当。再有就是宋君霞老师,她自学作文网上批阅软件,实现无纸化批阅作业,也是在我们学院极富首创精神的,这也是其高度进取心的表现。
师德光芒育英才
自己的学生取得好的成绩,是让老师骄傲的事;而学生在老师的培育下成为勤学笃行,乐观上进的青年,是最让老师自豪的事。新时期师德内涵中包含爱心,责任心和进取心,而我们的学生在老师的教育与熏陶下也逐渐把他们的爱心,责任心与进取心反哺给了老师,这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师德的光芒从学生们身上反射回来,分外动人。
在外语学院流传着这样的佳话。已退休的老教师王岩老师对学生出了名的严厉,也掏心掏肺地爱学生,真的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而学生也理解老师的心意,真心敬爱着王老师。课间时,我们常常看到几个学生有的帮王老师拿着水杯,有的一边问着王老师问题,一边在换教室上下楼梯的人流中下意识地扶一把体弱的老师。其中的爱心真的让人动容,也再一次印证了“教育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老师真心为学生付出,学生懂得感恩,用爱心回馈师恩。“为自己负责,为学习负责,为他人负责。”这是王老师常说的话,相信她的学生会铭记心间,我们这些敬爱王老师的年轻教师也常常以此来勉励自己。王老师虽然年长体弱,但是还是与时俱进,总是孜孜不倦地每天阅读英文报纸,听英语新闻,把最新的知识和学生还有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分享。久而久之,学生们也受到老师强烈的求知欲与进取心的影响,努力进取,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甚至至今还有每天阅读英语新闻的习惯。不得不说,这份进取心来自王老师的言传身教。王老师的爱心,责任心和进取心教育着她的学生,而学生们用自己的爱与进取来回馈老师。这是人间最美的风景!